東尼桑的藝術逍遙遊 VOL5|眼見莫內花園中時間的流逝【Issue06】

Share:

2 0 2 4 年適逢是印象派第一次在巴黎展出的1 5 0 週年
讓我們一同觀賞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莫內作品的魅力

眼見莫內花園中時間的流逝

非常的推薦花一整天的時間看 這個展,附設咖啡廳的餐點也很優沒有雷。
國立西洋美術館 建築本身就是一個史詩集的藝術 品。 
這張遭大火祝融只剩下 一半的莫內作品,也極力的想要 保存下來。

以”モネ 睡蓮のとき”為主題的巡迴展,依序將在國立西洋美術館、京都市京瓷美術館以及豐田市美術館巡迴舉辦,我選擇前往了最喜愛的國立西洋美術館觀展,單單美術館本身就是一個世界級的瑰寶,平時我也喜歡沉浸在那個環境裡看著館藏珍品,然後在附設的咖啡廳裡休息喝杯咖啡,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極美的享受。

這個展覽我很想要從國立西洋美術館本身聊起,二次世界大戰後做為法國與日本再度建交的友誼象徵,法國指定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師勒·柯比意(Le Corbusier)超刀設計,當時一起參與的日本建築師有坂倉準三、前川國男與吉阪隆正,在1959年三月完工。雖說這三位建築師都是勒·柯比意的學生,但是日後這三位大師也在建築界各自撐起一片天,更凸顯了這建築物的珍貴性。在201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範圍除了主場館以外包含了前庭院在內。在2020年至2022年間為了恢復前庭院原設計的模樣而再度施工,所以我們現況看到的國立西洋美術館就是最接近勒·柯比意設計圖的狀況。

日本人對於近現代藝術的喜愛,我們從他們的展覽的頻率與策展的質量就可窺一二,甚至時不時也能從小丸子或是烏龍派出所這類的卡通做為故事的話題。

之前就聽在東京的畫廊朋友談論這次的展覽,除美術館本身的館藏以外,還特別從巴黎瑪摩丹 莫內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 Monet) 借展約50件作品,這可是全球雍有莫內(Oscar-Claude Monet)作品最多的美術館,加上日本國內其他美術館與私人收藏近70幅精彩的大作。

所以這次到東京特別騰出了一天的時間到上野公園的國立西洋美術館,雖然我很早就到了現場,但還是感受得出來會有很多人來排隊購票。主辦方為了觀展品質還是有設定入場人數與批次,很幸運地搶了頭香。

入場就看到一個有趣的立牌,導覽系統的配音是日本女星 石田百合子,我也就花了650日幣租一台無線耳機,其實日文我只聽得懂一小部分,只是很純粹的好奇,果然是實力派的女星配音一點也不含糊。

會場規劃五個區,主要是以莫內晚年時期的畫作為主。

其展區分別為:

  1. 從塞納河到睡蓮池
  2. 水和花的裝飾
  3. 大型裝飾畫之路
  4. 交響的色彩
  5. 結語 顛倒的世界


有些朋友可能會認為莫內晚年眼睛不好,所以畫作就會稍嫌粗糙,其實不然,我認為展品非常的精采,絕對不是拿幾張半成品就想來充數的展,所以策展也是一個良心事業。雖然大家都是衝著睡蓮系列作品,但我看到第四展區名為日本之橋(The Japanese Bridge)系列的幾張畫作時,不免內心羨慕起日本,人家對西方文化的影響力之深入。其中第五個展區中有一張從大火裡拯救出來的畫作讓我印象深刻,為了保存遭火祝融超過一半面積的畫作,所付出的心血。以及現場還播放當年莫內隱居在吉維尼(Giverny)受訪的影片,這是非常珍貴的史料,讓我們從影音中一窺莫內花園與莫內本人。唯一遺憾的地方是整個展館只開放兩個展區拍照。所以許多精彩的作品只能到現場參觀了,幸好這次的展期很長,出刊後還有時間可以籌畫到東京西洋美術館參觀,展期最終日式2025年2月11日。

提到莫內我常會聯想到一位日本藝術家熊谷守一,套句最近流行的詞彙,他們應該都是I人,縱然自己不出門也能享受自家一個小小的世界,或者說是能夠滿足在自己所擁有的世界之中。這或許在現今的世界中汲汲營營的想透過各種管道往外擴張版圖的我們應該要深思的。

在展場中你會看見不同姿態的睡蓮作品,真是幸福。
企劃展的門廳早早已經 開始了入場的人潮。
日文不錯的朋友建議在現場租女星石田 百合子配音的導覽耳機。
Tony 東尼桑

Tony 東尼桑

手拿是商學院學位、在IT產業歷練的社畜,卻因藝術收藏的興趣投入當代藝術市場,搞藝博會、策展的斜槓中年。

喜愛一切美好事物,但朋友數精簡猶如家中的家具數量,左右腦平衡,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怪奇魔羯座。

『Pen tw 國際中文版』

🙌  006期 (2025/01)  上  市 🙌
👉👉👉
誠品書店博客來蔦屋書店

You may also like

Tr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