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頻繁,對台灣相對熟悉的南條史生 先生,談起藝術推廣就充滿熱情、侃侃 而談。
Dunhill 訂製西裝系列/均為 dunhill 商 品
歷經了去年因為戰爭、不安的國際經貿關係,藝術收藏市場整體下滑不少,然而,各類大型藝術展覽卻如繁花似錦,在亞洲與歐美遍地開花,吸引大批隨意拿著手機與作品自拍、在社群即時分享動態的人們,即便在台灣也幾乎場場爆滿人潮。藝術的態樣和影響的深淺已無法度衡,也因此令人好奇2025年的藝術展望會走向何處?
Pen tw多次討論藝術議題時,都會向前森美術館館長南條史生先生請益,恰巧這次在台北偶遇,談起藝術當今的型態,南條先生果然皆有獨特的見解。
南條先生擁有的N&A 策展公司目前營運管理弘前、十和田美術館,個人也擔任前橋美術館的特別館長,除了積極參與世界各地邀約策展外,旗下的N&A art SITE成為藝術新秀的個展聖地,由南條先生擇選及親自推薦的藝術新秀,都能在此個展時為眾多藝術愛好者和藏家所關注。
策展人與藝術家的生態鏈結
在南條眼中,透過不斷培育藝術新秀可以活化藝術業界與更廣義的藝術圈。策展人能夠打造舞台,而藝術家們則必須努力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就如N&A art SITE,即便是小舞台,但透過不斷地開創機會,推出一個個展覽,展出的藝術家們亦不斷創造出好作品,並且透過作品表達自己的理念。難條相信能透過作品與觀眾對話的藝術家能賴以持續成長,策展人也期許自己可以持續向世人推薦當今的藝術新秀。
而說起藝術的呈現,則與藝術家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息息相關。一路以來如何走到今天,而未來想要走向何方,這將左右藝術家的作品。南條認為能始終思考著生命意義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日語裡有一詞彙「生樣(ikizama)」就是用來表示一個人貫徹的生命觀。由此出發,向觀眾闡述自己是如何我思故我在,在這樣的思考架構下藝術為何成為需要,進而再思考藝術如何呈現,想對人們表達什麼,南條希望藝術家們可以清楚的透過作品說明這一切。說明不是只透過語言,甚至毋須語言,單純讓作品說話。語言是輔助,作品才是主聲量。
策展的目的
若以電影來說明,美術館的營運就像電影製作人,而策展人就像電影導演。策展的工作更聚焦於展覽內容,和美術館營運差異在於美術館營運更需要考量如何推動整體的進行。如果只做策展那相對是簡單的,嗯,某種程度上說是比較簡單的,畢竟募資的事情就不需要策展人來煩惱。如果是像製作人的角色,為了更好的成就一部電影,勢必要更周全的考慮到資金問題,還有其它非常多的抉擇要做。
以南條的經驗來說,就策展面向也可因應海內外不同而有差異,日本國內與海外的策展,日本肯定是細節滿滿,民族性使然。有些國家就不拘小節,會發生有時候有些事情沒辦法仔細應對處理的問題,這時候策展人就要去思考並設法解決。不過,不論在哪裡,如何讓作品能夠被最佳化的展示出來絕對是一貫的最重要的思考基準。由此基準出發,去考慮如果要達到想要呈現的結果,有哪些美術館與團隊選項。如果沒有辦法達到規劃的目標,有沒有別的方法?那最佳的替代方案是什麼?等等。這些都是有步驟的,最終無非是希望能有最優質的呈現。
位於台東的藝術新天地
今年三月中,位於台東的江賢二藝術園區將全新開幕,南條受邀為開幕首展的策展人,這次來台便是為了進行策展相關的工作。江賢二藝術園區是個人也是由財團協力的新型美術館,在台灣應該屬極為罕見。
說與藝術家江賢二的緣分,起始於曾在台東舉辦的TED演講。TED的演講活動向來聚集許多不同領域的人,上台發表者以一人十八分鐘的短演說形式進行,最早是從美國開始,進而在許多不同國家與地方開花,當年在台東舉辦時,南條先生和藝術家江賢二皆應邀發表演說。就是那次的機緣,得知在台東參觀了江賢二的個人工作室和藝廊,非但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深受感動,便欣然允諾為工作室擴展成為江賢二藝術園區的開幕策展。
再度來到台東並細嚼這渾然天成的環境之味,南條覺得相當有意思,因為和台灣西部的人口稠密區相比,台東的發展相對是比較慢的,可是,如今的世道,「慢」卻逐漸成為強項。現今人們對快速發展開始出現很多批判聲量,還有環境生態保護的議題。若不做大規模的開發,而是由小眾的人們以適當的速度以及樂在其中的態度來進行,南條認為這對台東真是再適合不過。他這次沿著海岸線發現好多小小的旅館,其中不乏看起來很棒的旅宿。「像這樣的地點,一次少少的人來,看海,享受大自然,然後欣賞藝術,正符合了日本所謂藝術地標(Art Destinstion)的高潛力條件,因此我對這次的合作有高度的興趣。」
南條這次在台東待了四天,將藝術家江賢二從1975年至今的作品全部梳理過,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策劃展覽的呈現,讓訪者們能夠清楚了解江賢二的藝術軌跡。建物群裡有三座展示空間,建物彼此獨立,室外由自然景觀來串連,或說自然景致中錯落著建築,走出建物便走進自然。眼前是太平洋,再稍許步行又能進入藝術空間,如此穿梭在太平洋伴隨的景致與藝術鑑賞中,有紐約時期的珍貴作品,當然也有近期的新作,還有類似冥想的空間,裡面的作品能讓人感覺精神昇華。
三座各具特色的展示空間其中兩座的外型是依江賢二的雕刻作品建造,造型獨特之外,素材也別具巧思,比如外部使用了大片鐵件,讓它在環境中自然鏽化,彷彿經過了歲月漫長的洗禮,是過目難忘的景色。
藝術園區中的建築挺拔矗立,甚至讓南條先生聯想到了大師柯比意的建築。在如此讓人驚豔的自然環境中又有如此讓人驚嘆的建築,還有藝術家江賢二的眾多經典作品,南條直說走過看過真的非常感動,這次的開幕一定能夠讓台灣各地眾多的藝術愛好者都前來擁有一場淋漓盡致的藝術饗宴。
大自然環繞,得天獨厚的貼近太平洋,有連綿的海岸線,綠意也是蓊蓊鬱鬱,仔細看浪花裡還有衝浪愛好者正在享受著大海。在台東這裡時間彷彿走得比較慢,日常忙碌於各種工作的人來了勢必都能慢下腳步,多出很多時間好好整理思緒。有些人可能會形容這樣的地方是度假勝地,但比起resort,南條更傾向於用retreat,靜修或避靜來詮釋。他提到過往日本定居繁華京城的人,有些會在功成名就後辭去工作搬到離群的里山小村,山腳下小小的農村裡打造小小的民家,並在那裡住下,是類似的意思。可以說是隱居吧,或隱世,用更緩慢的步調思考人生思考哲學。南條體會到的台東正適合成為這樣的地方。
位於台東的藝術新天地
南條認為台灣擁有相對多的藏家人數,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代表有來自社會對藝術的支持力量。日本反之,公眾的支持大多向著美術館。台灣的民間與個人藏家為數不少,比較類似美國,這或許與民主精神有關。
只是這樣的現象要注意的是,當藝術收藏人口增加,就必須考慮到未來,最終這些藝術品會在哪裡,如何處理。成立個人美術館是一個方法,捐贈給公立美術館也是一個方法,總之必須要考慮到更遠的未來,這在日本一直是一個大題目。他希望台灣能儘早想到這個層面的問題。要能妥善處理,或許連法律都有隨之修正的可能。
長遠來看,除了藏品的未來處置,藝術收藏的目的為何也是一題,另外,能讓藝術家好好成長的環境也相當重要,包括如何將國內好的藝術家帶進國際。這是需要一群人一起達成的,而為了培育這群人,需要很多方法,也需要經費,可能來自國家,可能來自民間。他以韓國為例,他們注重培育策展人,將他們送進古根漢美術館,挹注經費,讓他們接受良好的訓練。當這些人回國後,就可以在自己國家獨當一面營運美術館。若像這樣有意識大的將台灣的年輕一代送往海外各地,不論是藝術家還是策展人,還有藝術經紀人,讓他們接受優良的職業訓練,那麼當這些人回來台灣的時候,就能投入國內的藝術界,投入更多新的想法、嘗試、創造與執行。

圖2.南條認為能始終思考著生命意義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日語裡有一詞彙「生樣(ikizama)」就是用來表示一個人貫徹的生命觀。
Dunhill 訂製西裝系列/ 均為 dunhill 商品

恭源接待中心& 第三展覽廳( 承翰館)。

靜池。
江賢二藝術園區Paul Chiang Art Center
臺東縣東河鄉金樽132-2 號
☎ 02-8228-0886
2025 開幕首展 3/15-9/28
營:週三至四10:00 ~ 17:00(最後入園16:30)
休:週二 $ 普通票150 元
www.adatamuseum.com

南條這次在台東待了四天,將藝 術家江賢二從 1975 年至今的作 品全部梳理過,以深入淺出的方 式策劃展覽的呈現,讓訪者們能 夠清楚了解江賢二的藝術軌跡。 期待這次的開幕展能夠讓台灣各 地眾多的藝術愛好者都前來擁有 一場淋漓盡致的藝術饗宴。